用心为您做好海南租车每一处细节!
欢迎光临海南蓝海租车   登录   注册
博鳌亚洲论坛指定接待用车单位

留住乡愁!海南这些国家级传统村落,值得你走一遭!

说起村庄,总是浓浓的乡愁味,

闲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乡村体验生活!!!

有的历史悠久,有的文化深厚,

有的名人辈出,有的建筑恢弘……

喜欢走村串镇的朋友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些传统村落,总有一款装着你的乡愁。

 


大美村【海南唯一明代建筑群】

元代元统三年(1335年),入琼始祖之一王恂的七世孙王武功迁入今澄迈县金江镇大美村。

 

大美村以其古屋民居最具特色。全村现保存有火山岩石垒砌的“一间三格十柱式”古石屋210多间,占现有居民建筑的75%。其中,有12间古石屋建筑工艺精湛,石屋的四周墙均用较大的火山岩方石垒叠而成,方石向外的一面都经过精雕细刻。村子有12条由石块铺设的东西向的古石道,石屋沿石道左右分布,形成方块状,较为整齐美观。大美村的民居经考证,为我省唯一的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村内还有明代举人王赞襄故居、内史坊、内史碑,将军庙、大美社学、文昌阁等古建筑。


美郎村【美榔双塔石艺精湛】

澄迈县金江镇美郎村自宋代立村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美郎村93%的民居都是木石结构(石是火山石,木是苦楝树、菠萝蜜格等材质),每栋房屋由村道相连,连片分布,保存的基本完好。主要传统建筑工艺采用海南“十柱屋”的特点,石柱础及木质梁枋雕刻的不多。位于村东南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榔双石塔”石雕工艺精湛,造型美观,代表了古代海南石雕的传统技艺。

 

扬坤村【四个村点排成“一”字】

澄迈县金江镇扬坤村由绿水塘、双井、美敬、新村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个村点排成“一”字,略弯,都是火山石建造,石屋和石道,是具有琼北一带特色的火山石村落。

 

村庄内的路巷、房子保持古老的形态,村落环境自然古朴,植被覆盖率较高,周边环境生态保存较完好。绿水塘村前、村东南面有百年以上的古榕树5棵,村后还有几百年以上的见血封喉树。

 

龙吉村【明清“贡米”产地】

澄迈县老城镇龙吉村入村始祖郑宋公,官任中宪大夫、雷州同知等职。郑宋公于宋代庆元年间渡海过琼,游览迈岭,看见有一巨石状如龙头,左右两侧各有一池,似如龙目,远看犹如一巨龙盘踞岭上,觉得是风水宝地,因而定居于此,取名“龙吉村”。

 

整个村落及周边植被和绿化都很好,水井和水塘都极有特色,整个村落依着山坡龙头顺势而上,非常壮观。村中随处可见绿色植物从火山石的缝隙中伸展它们的根系和枝叶。村子东边的大榕树树龄约600年,高约18米,树围8.5米,冠盖约2000㎡左右,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龙吉村所产的“贡米”,明清时期是进贡皇家的特产

 

罗驿村【环岛驿的重要一站】

罗驿村位于澄迈县老城镇境内,距离海口约25公里,距金江(县城所在地)约28公里,距老城镇(原古县治)约7公里。罗驿村古称“倘驿”,本是当时在琼州西道上的一个驿站,后聚居遂罗驿村而成村。

 

罗驿村的古屋,最大的特色是房墙几乎全是不规则的火山石所砌成,保留着中华民居传统的木石结构。在村中的小巷道,几乎全部铺上了青石板,狭长而幽深,村中还有36条由火山岩铺成的石板路。

 

石矍村【“海南冯氏第一村”】

澄迈县老城镇石石矍村被称为“海南冯氏第一村”,是南梁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冼夫人渡琼登岸之地,也是冯氏先祖最初居住之村,立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

 

据清代海南《冯氏谱牒》记载,石石矍村原为“恭贵乡封平都一图四角井村”,后因附近的石石矍港盛产石头而得名。石石矍村地处澄迈县北端,距离海口38公里,老村庄的火山石建筑除部分损毁外,大多数保存完好。老村院落围饮马塘而建,地势后高前低,依山坡排列,有依山傍水之意。

 

谭昌村【现存114间火山岩】

澄迈县老城镇谭昌村后有山前有湖,村前有约30亩鲤鱼状的田块,常年四季有泉水灌入,山清水秀。整个村落用火山岩砌的房屋主体坐北朝南,都是石木结构,全村由三条石道通往各家各户。村庄有庙宇间、祠堂两间、古井两口。

 

南宋末年,原籍江西南昌的肇基始祖罗荣,从福州任上渡琼,在澄迈西山之上立村,命名为“谭昌”。

 

村庄结构布局可分为火山岩石木石结构传统民宅区和新村建设发展区的两个住宅区。传统民宅区房屋古老,均属于农村瓦房,其中有近半房屋,至今仍完好保存,现有114间用火山岩石木结构房屋。

 

道吉村【民居多是四合院】

道吉村位于澄迈县永发镇,地处南渡江冲积地带,村庄坐向座北朝南,夏凉冬暖,前有池塘和宽阔的水田。

 

民居多为四合院式,入口修建门楼,设门扇以时开闭。同列户间前后紧密相挨,多以院墙为界。村巷整齐排列,村巷宽度不大,路面铺设青石板,邻里往来互帮极为方便,鸡犬之声相闻。道路整洁,排水系统相互贯通,周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儒音村【规划严整格局完好】

澄迈县永发镇儒音村整村规划严整,石板路纵横交错,道路网至今保留完整。传统民居集中连片,至今都较完整地保留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村落整体风貌优美,民居均为火山岩建筑为主。

 

村庄三面缘水环绕,村前村后还分别有平坦的田洋和坡地,特别是好畔肚的古榕群和水清如镜的池塘、古井相互辉映,使人流连忘返,古井之水夏凉冬暖,清澈甘甜,皆为火山岩地层矿泉水所赐。虽然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但是使用井水的村民还是大有人在。

 

洪水村【“金字型屋”集中之地】

从明代开始,就有黎族居民在洪水村聚居。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四面环山,遍山绿树,这里有昌江县保护较为完好、集中的黎族金字型屋150间。黎族茅草屋冬暖夏凉,是当地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它属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形似金字,故称“金字型屋”。

 

洪水村沿着洪水古河道两侧分布,四周环山,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村落旁有大面积的平地用于种植水稻,整体环境适合群居。房屋沿河道两侧并列排布,布局紧凑,屋与屋之间距离狭窄,只能作为小巷使用;排水则为简陋的明沟排水,雨水和污水顺着水沟排向古河道。村庄寨墙为树木枝条绑扎成的篱笆围成。

 


老丹村【古代遗址最多的村庄】

老丹村立村于明代,原称“丹村”,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西南部,处于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崖县和感恩县交界地带。

 

民居中约有近四分之一为清代和民国时期建造的砖瓦建筑,集中在村落中心位置,沿主要村路大致呈自由式+梳式布局,以单进院落为主,二合院或三合院形式,有门楼(多处已毁),现状保存状况一般至差,有些为危房,部分已毁,合院的正屋为“一明二暗”三开间,穿斗式木架结构,围护结构为清水砖墙。


与文章相关的还有